《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天下沒有白吃的政治午餐
台灣的生生不息之樹─十個觀念造就十全十美的生命
切莫同種自相殘從一首歌想起李大釗、共產黨和台灣
HBR台灣CEO 100強五大亮點出列 • 今年〈2020HBR台灣CEO 100強〉名單中,可看出台灣產業幾個現況與趨勢:例如,科技產業雖占領榜單半數名額,但其他領域實力也不容小覷,市值成長前十名中,有七名是非科技產業。另外,智慧製造和工業4.0,以及5G概念股,將是企業必須掌握的關鍵趨勢。而百強CEO如何帶領企業繼續創造價值,也令人期待。
成功轉進新藍海躋身台股千金俱樂部
三大致勝心法打造鋼鐵業「台積電」
國際透視鏡 • 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局勢變化快速。《遠見》編輯部精讀各大外國媒體,每月精選你不能錯過的國際現象,讓你世界一把抓。
遠距上班潮讓科技人遠離矽谷 • 新冠疫情大舉顛覆全球職場生態,伴隨而來的遠距工作熱潮,對擁擠的高科技重鎮矽谷而言,將產生哪些不同的影響?《遠見》為你帶來第一手觀察。
自閉症與腸胃細菌
宗教情操
亞歷克.羅斯:數位策略、地緣政治,領導人必修 • 《遠見》本月「國際大師.台灣連線」專欄主角,為前白宮科技創新顧問亞歷克.羅斯。身為趨勢專家,羅斯觀察疫情加速數位發展,也呼籲企業領袖該懂地緣政治,才能在巨變的疫後世界掌握先機!
人均GDP達3萬美元台灣得靠這個市場加持 • 14年前,政院即喊出人均GDP要在2015年達到3萬美元的目標,但未能如願;今年國發會再度提出同樣願景,台灣要如何完成任務,從三張圖可以看出端倪。
解密道瓊科技新股王Salesforce四大成功基因 • 全球最大CRM供應商Salesforce,近來獲利節節高升,還多了「道瓊科技股王」的新頭銜。創辦人貝尼奧夫如何善用四大成功基因,打造獨特企業文化,創造人生巔峰?
陳其宏:我們要再度讓人尊敬 • 佳世達因為當年收購西門子手機失利,銷聲匿跡10年。近年來,它又重啟世人記憶,還是因為收購案,但這次,佳世達要組建大艦隊,領航者則是董事長陳其宏。
21世紀的管理以利他為基礎
「科技城」逆襲奪冠「天龍國」跌落神壇 • 《遠見》縣市總體競爭力評比,今年罕見上演「小城大逆襲」,向來冠軍非台北莫屬的情節,這回由「科技城」新竹市奪榜首,九大構面排名也有消長。而2020年台灣人口正式走進「負成長」時代,「人口」成為縣市治理的新考驗,百里侯如何面對更嚴峻的挑戰?《遠見》深入剖析!
縣市治理新考驗人力決定競爭力 • 2020年,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回不去了!當城市人口愈來愈少、年紀愈來愈大,全新的治理思惟,攸關城市未來的競爭力。
挺進5G+AIoT高雄轉型拚成長 • 檢視六都十年人口數,高雄是唯一負成長的直轄市,城市發展也陷瓶頸。甫上任的新市長陳其邁,能否帶領這座海洋都市,重塑新面貌?
拚工業扶農業嘉縣鋪設「回嘉」路 • 2017年起,嘉義縣蟬聯人口老化最嚴重縣市迄今,社會遷出率更名列前茅。縣長翁章梁如何擺脫農業縣宿命,把人找「回嘉」?
新移民現身說法傾吐如何「愛台灣」
掌握ETF投資兩趨勢懶人繼續穩穩賺 • 2003年,台灣成立第一檔ETF──元大台灣50(代號0050),近年來在財經作家、網紅YouTuber大力推廣下,ETF成為國人投資顯學。但ETF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操作?
0050成立原因,竟是為了救台股?
盤中零股交易 把台股變年輕了 • 年輕人不願投入台股,讓台股高齡化嚴重,藉由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上路,有助於提升小資族參與資金行情,持有零股投資人亦可透過新制「化零為整」;券商還能視為敲門磚,重新與靜止戶往來。
股票的現金股利不一定好
「未來移動」台灣隊搶攻兆元商機
未來移動大商機,台灣吃得到嗎?
打造台灣首輛電動超跑行競卻不當特斯拉
台塑、豐榮瞄準智慧城市運輸
勤崴、理立自駕系統讓歐美大廠搶著合作
共享智慧機車把城市路網串起來
仰賴私人運具逾八成交通問題更嚴峻 • 到2030年,全球將有六成人口集中在都市,屆時城市交通將面臨大挑戰。《遠見》調查發現,六都民眾逾八成都仰賴私人交通工具通勤,如何加速交通轉型,已是迫切的課題。
新台海危機下的台灣兵法
獨家專訪〉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建議蔡政府:「注意台灣實質上能獲得什麼 • 33年新加坡外交官經歷的馬凱碩,見證無數強權大國欺壓小國的歷史事件。接受《遠見》獨家專訪,馬凱碩從美中台關係詭譎多變當中,深刻剖析小國生存之道!
美中兩強爭鋒台灣人站哪一邊? • 新冠疫情打亂全球經濟,美、中兩大強權的角力未曾停歇。台灣夾在其中,重要程度與日俱增。「遠見研究調查」針對近期數個關鍵國際議題進行民調,並深入解讀趨勢發展。
科技業「平行宇宙」台灣備四套劇本應變 • 美國施壓全球,要求對華為全面斷供,嚴重影響華為手機及5G設備生產,中芯也恐將列入實體清單。但中國擁有龐大市場與大數據,不可能輕言舉起白旗,台灣又該如何因應全球科技業的「平行時空」?
選後,六大危機考驗白宮新主人 • 美國一向是民主體制的典範,但如今真的變了?川普主打保護主義,反對移民等政策,激化了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對立,造成史上最撕裂的美國,新任總統該如何補救?
美國大選走勢難測民調又要被打臉?
後安倍時代日本的亞太經貿戰略
誰來午餐
睿智通照服機器人成了日本「救世主」? • 機器人新創企業睿智通,2016年成立於台北,不到兩年,便開發出第一支機器人產品,打入素有「機器人王國」之稱的日本,攻占競爭激烈的長照市場。它是怎麼辦到的?
歡迎光臨我的孤島解密《動物森友會》 • 3月20日上市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短短10天全球銷售賣出1000萬套,連6個月拿下遊戲銷售第一名。但這款20年前就開發出來的遊戲,為什麼讓全球玩家為之瘋狂?
公賣局變身嘉美館「畫都」風華重現 • 全新「嘉義市立美術館」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菸酒公賣局,在建築團隊改造下,三棟老舊廳舍和廢棄倉庫華麗重生,將成為發展地方美學的重要基地。
宏碁、台達、訊舟、建準啟動「空氣煉金術」 • 時序入秋,台灣還沒告別酷暑,空汙陰影卻悄悄來臨,9月17日斗六測得入秋以來第一個空氣品質「紫爆」,正像是未來兩季猖狂空汙的序曲。台灣科技業有感於空品危機,瞄準民生需求,跨界布局。
被世界看見的台灣究極美味 • 2020米其林指南出爐,跟著美食聖經尋味
融入精緻料理精神釋出熟悉家鄉味
復刻乾式熟成技藝創造飲食五感饗宴
料理展演田野風情每道菜都像藝術品
三代傳承酒家菜老味道變成新經典
看見初心,米其林三星前決定轉身
當個媽就算刻意,也要溫柔
喜樂與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