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菲利普親王第三選項的智慧
奈思比 預測中國興起佛里曼 直指美國衰落
做對決策,企業不怕淪棄業
東元治理亂象的提醒: • 如何讓革命式的爭權和動盪不再重演?
監理科技拚法遵、降風險幫助金融創新更穩健
再次顛覆城市的充電樁
21世紀貨幣戰爭在哪裡?
晶片短缺=重複下單=訂單取消
悲傷高峰會
輝瑞這麼做讓疫苗研發速度創紀錄 • 「這是拯救世界的機會。」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讓輝瑞執行長艾伯特.博爾拉意識到,這是他們挺身承擔使命的時刻。他是如何明斷決策,並凝聚全體員工努力,在前所未見的短時間內,成功開發疫苗?
國際透視鏡 • 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局勢變化快速。《遠見》編輯部精讀各大外國媒體,每月精選你不能錯過的國際現象,讓你世界一把抓。
拜登拆彈忙顧得了台灣嗎? •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到4月底,將屆滿100天,各方難題襲來。除了決定自阿富汗撤軍的時間表,還有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美國疫後經濟等內政問題待解,考驗年邁拜登的應變能力。更令人憂心的是,他還有多少餘裕應對緊繃的台海局勢?
蔡明忠揮軍場景金融要富邦再贏60年
《股癌》謝孟恭:跳脫黑白,投資不難 • 當紅播客《股癌》製作人謝孟恭,以深入淺出的財經知識,幽默卻犀利的風格,迅速竄紅。他在新書上市前夕,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揭開暴紅的心路歷程。
隊友變敵人!邱純枝:宛如背上被插刀
台股後萬七大布局
聯電專注優化迎來18年歷史新高 • 聯電2020年好表現令人驚豔,除了受惠於半導體產業的高速成長外,專注成熟與特殊製程的策略亦是主因。在順利解決與美國司法部的營業祕密官司後,2021年至今聯電依然表現穩健,未來也必然是台灣科技群山中的重要成員。
想搶當「航海王」先觀察三大指標 • 賺一年抵九年!誰也沒想到,低迷已久的貨櫃航運業,竟能在疫情下,因「缺櫃」行情峰迴路轉、演出大驚奇!不過,搶當「航海王」之前,2021年得先留意三項指標⋯⋯
「疫外」大噴發後台股榮景能否持續
跟緊趨勢績優股長期「抱緊處理」 • 眾所矚目的《遠見》年度A+企業排行榜結果出爐,嚴格條件下,篩選出動能強勁的116家「成長王」、獲利驚豔前百大「獲利王」,以及股價亮麗的「類股股王」。指數攻上萬七後,此排行榜給了投資人最有公信力的方向指引。
亞德客苦熬品牌熬出30年首檔傳產「千金」 • 過去,氣動產業總被德、日大廠寡占,近30年來,卻有一家台灣廠商迅速崛起,不僅在中國市占率超車德廠FESTO,更成為全球七大氣動元件廠!這家神祕廠商是亞德客,究竟它如何殺出重圍?
富邦媒千萬會員助攻股價破千元 • 富邦媒體旗下momo購物及相關產業,去年創下營收672億元的亮麗成績,今年更為提升服務,全台增建10座衛星倉,「黏緊」千萬會員,目標2022年營收衝破千億元。
豆府超前部署逆勢賺進一個股本 • 以「涓豆腐」起家,如今擁有六品牌、59店的豆府連鎖餐飲集團,靠著比照科技業的精細管理和研發創新,開源節流,繳出一張亮麗的財務成績單。
「 不當決策」讓大企業成時代眼淚 • 成就一家好公司,需要縝密的領導策略,以及能與之相呼應的團隊。然而,一個不當決策,往往是衰敗的開端,行為經濟學大師席波尼出書,揭開許多企業的決策盲點。
3C檢測全球第一耕興從2G賺到6G
疫後台灣不能缺席「淨零之戰」
從「幫忙」到「共好」改寫CSR定義 • 第17屆《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計有131家企業共236件,競爭40座獎,堪稱是國內最難拿的CSR獎。另外,首度新增「社會創新組」,企業大秀社創實力。另,深度檢視ESG績效,讓CSR更能落實。
周俊吉「唯益是圖」推動社區一家漣漪效應 • 《遠見》CSR獎舉辦17年來,信義房屋累積達17座獎,幾乎年年入榜。2018到2020年,更連續三屆榮獲服務業首獎,它稱霸冠軍的祕訣是什麼?
徐旭東明訂步驟時程不打ESG空包彈 • 遠東集團共有10大事業體、200多家公司,要全面兼顧ESG並非易事。今年,一舉拿下第17屆《遠見》CSR獎三大獎,董座徐旭東接受專訪,公開CSR心法。
李長庚落實ESG「防毒」化永續為日常 • 國泰金控今年共抱回一首獎、兩項楷模獎,總經理李長庚認為,結合金融職能與永續理念,持續推動CSR,將是國泰金持續輝煌、創造共好的心法。
林之晨串接NPO與新創力挺「科技創生」 • 台灣大今年再度獲得《遠見》CSR雙獎肯定,續創電信業佳績。除了積極投入綠電轉型,更持續用科技做公益,為弱勢族群打開希望的大門。
結合營利與公益豬農、果農也能實踐CSR • 《遠見》推動CSR獎邁入第17年,倡導這樣的觀念:CSR不僅是大型企業的責任,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也不能置身事外、淪為「CSR邊緣戶」。今年,評審團特別選出兩家中小企業特別獎得主,透過他們的傑出表現,讓外界看見,原來中小企業也能實踐CSR!
USR串聯CSR創造地方正向改變 • USR不能只靠師生熱血,向外連結才能吸引更多人投入,永續發展。近年愈來愈多學校攜手企業,發揮加乘效果,他們怎麼合作?一起來看看。
初日號華麗變身航向金門觀光新藍海 • 過往為接運小三通旅客往來的金廈海運遊輪,受疫情停航一年後,今年3月,以「初日號」觀光船之姿,再次出發,主打海上遊程,要帶領遊客體驗金門新玩法。
頂大沙盒創新,能讓產學都升級嗎? • 《創新條例》草案初審通過,大學首個沙盒實驗就鎖定在半導體學院。然而,半導體產業明明吸納了全台優秀人才,大學也早和產業密切合作,到底還有哪些重重束縛,必須透過修法和沙盒來打破?
英語恐懼未突破雙語台灣難達標 • 隨著2030雙語國家政策的推行,教育部正式公布「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預計於今年9月上路,2030年,大二將有50%學分全是英語授課。但改了學校教學模式,改不了學生的英語恐懼,恐怕最後還是一場空!
推特、臉書、微軟會逼退Clubhouse嗎? • 爆紅兩個月的語音社群Clubhouse,不是退燒,就是被擠下?日前,推特才傳出有意收購Clubhouse。如今,臉書公布將推出3種語音功能,而且,連微軟的LinkedIn也正在開發語音程式。誰會是下一隻語音巨獸?
英華達轉型突圍築起醫療科技競爭力 • 大健康時代來臨!遠距、分散式醫療照護將爆發新商機,台灣電子大廠也為此摩拳擦掌。不過,規模小、起跑又慢的英華達,為何如今已遙遙領先同業?
台塑生醫搶當國境開放守護者 • 疫情讓國境封閉一年多,究竟何時開放?預計不久後就會有答案,但進入國門的中和抗體檢驗,也是重要關鍵,台塑生醫如何做到讓檢驗量能提升上千倍?
拜登執政,美國經濟怎麼走?
眷戀 光陰的故事
綠園書牆領路感受省府舊舍情調
細數屋脊上星星體驗將軍日常
我重開了一次RAW
對待酸民惡語的白娘娘法則
當憤怒變為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