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的行動裝置APP ,提供文字格式、文字轉語音的功能 *** 。 《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2025馬斯克、黃仁勳都押寶它?
謝孟雄是我佩服的院長與校長
新自由主義下的悲歌
音樂治療:重建孩子心靈的神奇力量
生技新創的魅力
推動全責照護,從建立當責文化做起
近朱赤,近墨黑:善惡AI的抉擇
迎AI拚創新,金融服務數位轉型關鍵期
有機歌德樓
立院政爭誰該負責?怪罪藍營,究責中央 • 每逢年度交替,《遠見雜誌》皆會發表年度民心動向調查,以回顧過去一年,展望來年。其中,認為2025年經濟會變好的,創近三年新高,持悲觀看法者,更降至新冠疫情以來的新低。
川普2.0襲來 「美國再次偉大」釀世界危機? • 川普2.0將帶來什麼樣的美國?是各界爭相關切的問題。從關稅戰到終結俄烏戰爭,這位非典型總統將如何描繪「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施政藍圖?一場政經風暴即將到來。
台灣半導體開路先鋒 史欽泰堅持「創新、誠信、分享」 • 半世紀以來,台灣打造出全球欽羨的半導體傳奇!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正是台灣半導體基業的幕後英雄,更替台灣培育了無數的科技人才,樹立謙遜淡泊的君子科學家風範。
君子科學家也是書法家,80歲時要辦聯展
世界首部AI法案拍板 仍治不了科技巨獸? •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這份世界第一部AI法案,於2024年8月誕生。制定過程幾經波折,定案後更爭議不斷。《遠見》專訪AI法案幕後推手馬齊尼,一揭為何全球關注「布魯塞爾效應」?
《臺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書寫過去是要迎向未來 • 以《臺灣漫遊錄》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的作家楊双子,以自行車的「破風手」自居,期待更多台灣作家接棒,向風而行,讓台灣文學在國際舞台發光。
執行這七大步驟 讓AI幫你做流程管理 • 流程管理做得好,生產力就會提高,但問題是,企業很難將AI大規模融入流程管理,因此很難運用AI的威力,大幅改進流程。本文提出七大步驟,協助企業結合AI和流程管理,提升業務績效。
揭開AI機器人大未來
AI腦帶來智慧 機器人從自動化變自主化 • 近兩年,文字、圖像與聲音等基礎模型興起,不僅在數位世界掀起劇變,也翻轉了機器人領域。雖然通用類型的機器人還很遠,但生成式AI已為機器人注入強勁的成長動能。
亞馬遜十年打磨 工業機器人艦隊成軍 • 在亞馬遜遍布全美超過千座的物流和輸送中心裡,光是自主移動式機器人(AMR),就有超過75萬台的驚人數量。從電子商務起家的亞馬遜,如何變成世界級的機器人巨擘?
早稻田練兵半世紀 人形機器人練成顯學 • AI帶旺機器人產業,被視作機器人發展終極目標的「人形機器人」崛起。事實上,早在半世紀前,日本早稻田大學已全力展開人形機器人研究,他們如何從被學界嫌棄,到如今成功搭上AI浪潮?
讓機器手臂長出眼睛 達明拚出台灣第一 • 廣達旗下小金雞達明機器人,2024年9月興櫃以來,股價最高漲了三倍,更因被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點名,成為台灣機器人產業當紅炸子雞。如今的風光,其實是十年來的點滴累積。
女媧創造MIT機器人 鴻海、小米都投資 • MIT機器人新創「女媧創造」,成立短短十年,已成功將產品銷往20多國、實現損益兩平。產品涵蓋服務型、工業型機器人的他們,如何在這波AI機器人熱潮中搶占先機?
跟著台積電、馬斯克 買進機器人概念股 • AI機器人好夯!最近股市持續震盪,但機器人成為盤面焦點,大家對於長得愈來愈像「人」的機器人也充滿好奇。AI機器人未來發展如何?有哪些台廠受惠?投資人又該怎麼選股?
黃仁勳2025十年大布局 共創「超摩爾時代」 • 輝達員工曾透露,黃仁勳不談明年趨勢,因為他一次看十年後。面對全球同業緊盯輝達的動作,黃仁勳核心策略為何?他又如何看出「超摩爾時代」,台灣供應鏈能搭上這波新商機?
把半導體當服務業 孟祥集三度創業十年有成 • 從三人團隊起步,博盛半導體短短十年成長至65位員工、年營收逾13億元。除第一年虧損,年年獲利,如今更打入車用供應鏈,在國際市場展現實力。董事長孟祥集如何辦到?
地緣政治再掀波 驅動全球半導體新布局 • 2025年川普再度就任美國總統,地緣政治成為牽動科技業乃至製造業版圖遷移的關鍵,全球各大經濟體競相推出政策,重塑半導體供應鏈,這是一場跨越美、歐、亞的產業變革。
亞洲資產管理元年 高雄金融特區是首部曲? •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將金融業列為「護國群山」之一,以三階段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力拚2030年資產管理規模達60兆元。法規陸續鬆綁後,台版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真有上路的一天?
聯準會三度降息後 2025如何投資最有利? • 2024年12月19日美國聯準會連續第三次宣布降息,雖然「符合預期」,卻引起美股大幅震盪。此次降息猶如2025年的投資風向球,投資人該如何應對?又有哪些投資標的可以搶進?
陸企大出海時代 「人心紅利」出奇制勝
獵豹率AI機器人 二次出海對決日本 • 如果人工智慧是大腦,機器人就是肢體。身為陸企出海先鋒的獵豹移動,從開發網路軟體到探索AI,旗下獵戶星空推出的服務機器人更熱銷全球,前景看旺。
金聖斯施展四大商模 科技箱包賣遍世界 • 立志做全球科技箱包領導者的金聖斯,擁有500多個科技專利,背包上甚至有太陽能充電裝置!其每年可賣出300萬個包包到全世界,箇中祕訣為何?
掀起「興趣消費」浪潮 名創優品成就全球連鎖 • 台灣消費者熟悉的品牌「名創優品」,是陸企出海的成功典範,獨創的「興趣消費」衍生出「開心哲學」,不僅成為響亮代名詞,更徹底實踐、笑賣全球。
笑傲中國、北美車市 華勝憑什麼勝出? • 20多年前帶著一卡皮箱到中國大陸創業的華勝汽車電子,現在已是北美通用的一級供應商、中國國內前十大車廠供應商。在中國這個內捲市場,華勝如何打出一片江山?
解決「斷氖」危機 信銘與半導體巨人打世界盃 • 受惠於台灣半導體推動供應鏈本土化,氖氣供應商信銘脫穎而出。除了時勢所趨,信銘更讓技術升級,獲得本土特氣供應商少有的國際認證。為何沒有它,晶片就出不了貨?
客源、營收雙雪崩 國道客運倒閉潮來襲? • 空蕩蕩的台北轉運站二樓,揭示國道客運近年營運的艱辛。乘客劇減、車班萎縮,虧損擴大,未來開往中南部的班次,一班車等兩小時恐成常態,將是台灣交通平權的大災難。
高鐵票價凍漲17年,大眾運輸全面內捲
技術通膨時代來臨 六跨學習成專業解方 • AI不斷發展,使人類專業技術出現通膨、貶值,跨域學習成為解方。面對多元的選項,《遠見》2月即將出版《2025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助準大學生找到跨域學習攻略。
每月開缺2.2萬人 四大綠領人才超搶手 • 繼AI人才後,綠領人才成為職場大熱門,不僅人才缺口大,薪資也水漲船高,月薪中位數為4萬元,高階主管甚至有機會年薪上看300萬元。是什麼原因造成這股人才風潮?
三大特質優先取得綠領門票
訊聯集結上千同業 共創外泌體版台積電 • 訊聯細胞製藥登興櫃,標榜全台首家流著AI研發血液的外泌體旗艦公司,宣示攜手數千家業者,抓緊生技業這個千載難逢的契機。接下來,他們如何締造新局?
精釀台灣地酒 微·醺·時·光
阿嬤製酒 × 蒸餾技術 釀出女性最愛地瓜酒 • 過去不喝酒的恆器製酒老闆,現在拿到 面國際烈酒獎牌
果香.花香.威士忌 OMAR掀飲酒新風潮 • 921震後轉型重生,南投酒廠拿下 面國際金牌
地酒地菜完美聯姻 一人用餐也有百搭款 • 蟬聯六度米其林一星的山海樓,限量聯名台灣酒搭配手路菜
從《黑白大廚》看台灣飲食文化的賽道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