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 loading page.
Try refreshing the page. If that doesn't work, there may be a network issue, and you can use our self test page to see what's preventing the page from loading.
Learn more about possible network issues or contact support for more help.

Global Views Monthly 遠見雜誌

No.421_Jul-21
Magazine

*** 本刊的行動裝置APP ,提供文字格式、文字轉語音的功能 *** 。 《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遲到總比缺席好

在李登輝、陳水扁二位總統任內的建言

不被信任的疫苗之戰

疫情,為什麼?

誰是豐田汽車的中興之祖?

ESG永續投資成顯學強化揭露落實保護機制

是非公道在人心

一間醫院的公民思惟

拜登訪歐之後

財務自由可以讓你有更多的資源,包括疫苗

日出時讓恐懼終結

你的公司應變功力有多高? • 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達美航空的營收,仍比其餘三家競爭對手加總的平均高出12%。達美航空以強大的「變革力」,因應迅速變化且難以預測的市場。你的公司,也有「變革力」嗎?

國際透視鏡 • 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局勢變化快速。《遠見》編輯部精讀各大外國媒體,每月精選你不能錯過的國際現象,讓你世界一把抓。

巴勒斯坦vs.以色列一個疫情兩個世界 •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爆發2014年以來的最大衝突,意外凸顯國際防疫政治的極端不平等。《遠見》獨家採訪當地居民、揭密疫苗施打領先國以色列,停火後繼續封鎖加薩走廊,任當地人在醫療短缺下自求生存。

疫下房市兩樣情商辦看跌住宅續漲 • 疫情會影響房市?根據歐美今年解封的現況,住宅漲不停,比金融海嘯前更瘋狂;商業房產則可能看跌。

印度病毒株來勢洶洶台灣準備好了嗎? • 去年台灣是防疫優等生,如今確診者致死率卻超過4%。台灣防疫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遠見盤點五大漏洞,盼政府記取教訓,才有辦法對抗傳播力更強的印度變異株Delta。

新冠下一役:決戰「無症狀感染者」 • 台灣疫情看似趨緩,卻迎來下一個挑戰,「無症狀感染者」已成防疫死角,政府必須加以正視,協助地方盡快找到社區隱形傳播者,否則很難「清零」。

兼顧安全與富足是台灣的艱難抉擇 • 台美關係逐漸升溫,看似迎來榮景,台灣卻被評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出書,點出台灣正面臨的艱難抉擇,讓許多長期被忽略的困境,逐一浮現⋯⋯

法院視訊開庭主張權利「在線等」 • 疫情讓世界按下了暫停鍵,法院審理也同步暫停。司法院定調:若非緊急情況,全台灣法院暫緩開庭至三級警戒結束,一年握有國家200多億元預算、收案335萬件的司法機器,大部分的對外服務竟戛然而止。

鄭文宗獨門圈客術圈出文曄營收新高 • 專注半導體銷售的文曄,2019年挺過失去代理權,及惡意併購兩項挑戰後,營運回歸正軌,2020年繳出了耀眼的成績。28年前,由鄭文宗夫妻共同創辦的文曄,究竟如何成為亞太地區半導體關鍵要角?

推動電商、社區展店誠品啟動全通路布局 • 誠品不一樣了!去年的「致股東報告書」,董事長吳旻潔寫道,新時代正要開啟。她大刀闊斧展開數位轉型,深耕CRM、POS、會員經濟,迎戰數位化趨勢,誠品怎麼能錯過?

「阿宅」轉進文策院李明哲要「幹點大事」 • 乘載台灣文化人期待的文化內容策進院,成立一年多,不管是預算應用或容推進,在政府與民間都有紛擾波瀾,在疫情突起的2021年初夏,跨領域延攬數位產業「年輕大老」李明哲,帶給產業新的期待。

綠電契機

台灣拚太陽光電得先衝破六大逆風 • 今年4月,總統蔡英文終於跟進喊出2050年零碳目標,但相關政策路徑仍付之闕如。連產業急需的綠電,也頻遭逆風,該如何追上進度?

挺進綠能錢潮

從農電到漁電中租多元拓展衝綠能

虛擬電廠上線神救援513大停電 • 逐年攀升的夏季尖峰負載,讓缺電夢魘籠罩全台。只是,為2%尖峰負載的備用容量,蓋大電廠真的是唯一解方嗎?事實上,以儲能、智慧電網、分散能源打造的虛擬電廠,已是能源管理新顯學。

地方媽媽建電廠香草小農創綠電 • 一場由下而上、由庶民自主發動的台灣能源變革正在發酵。北台灣一群社區庶民從節電運動開始,最後演變成自建太陽能電廠;屏東小農以「農電共生」突圍,讓台灣農產打進歐美舞台。

立好三大支柱穩住台灣抗疫下一步

快篩開放聲聲慢「惜篩如命」損威信 • 根據統計,台灣5月中到6月初疫情高峰期,約45%死亡患者是確診當天死亡或確診三天內就死亡,換言之,許多人在離世前都不知道自己染疫。搶救寶貴性命,或許可以從靠快篩,找出更多隱形確診者。

醫護戰神再神也難為無米之炊 • 台灣確診者人數已破萬,其中約18.5%是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而60歲以上的長者們,更有35.8%是重症。每一條寶貴性命,都是由醫護戰神們來守護,但我們是否給予足夠資源讓醫護無後顧之憂?

「被轉學」大不易退場私校學生淪難民 • 私校退場連環爆,台灣觀光學院、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也確定在今年停辦,迄今已有七所學校退場。然而學生安置如今仍困難重重,甚至被迫輟學,淪為高教難民。

超前部署當標配鴻海抗疫迅速到位 • 5月中,疫情在台蔓延,正當同業因遠距辦公焦頭爛額,鴻海卻早已提前演練,讓董座在家就能跨國簽約,同時,更火速在土城總部建置快篩站。《遠見》獨家專訪鴻海團隊,揭密鴻海在疫情下快速應變的祕訣。

重塑大學品牌讓學生非選不可

醫學與永續疫後大學兩大戰場 • 疫情衝擊各行各業,也顛覆高教生態。 「2021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五大分榜出爐,醫學、永續成為新顯學,足見醫療創新的重要性,而各大學更積極培育永續人才,期盼讓地球更美好。

大學深耕永續站上社會責任第一線

醫工強強聯手跨域邁步大未來 • 工程名校聯手醫科頂大,如此夢幻組合終於成真!背負著所有人的期待,陽明交大首任校長林奇宏宣示,學校不僅要做未來領域的獨角獸,更要透過「跨域創價」的實踐,進一步「發明未來」!

融貫中西醫療把學術推進國際 • 中國醫藥大學洞悉學術國際化的重要性,近年來,積極從海外力邀頂尖學者,透過知識與學術傳承,省卻許多研究上的冤枉路,讓研究團隊更快接上國際,持續精進。

鼓勵顯性創業自許躋身台版MIT • 臺科大身為國內技職龍頭,不只產學收入名列前茅,智慧財產權衍生運用總金額更是技職之冠。新任校長顏家鈺發下豪語,臺科大除了能幫企業解題,更要以成為台版麻省理工學院為使命。

「民間工研院」撼動國立科大鐵板 • 長期以來,國立科大穩居技職榜前段班,今年擁有台塑集團背景的明志科大,硬生生改變傳統生態,衝上第四名。校長劉祖華以「民間工研院」的獨特定位自許,持續強化無可取代的競爭力。

台新金併保德信16年彰銀包袱解套 • 「一張都不留!」台新金董座吳東亮藉由併購保德信人壽,啟動彰銀股票出清計畫,即便至少還要六至十年才能完全分手,無疑已是國內金融史教科書的經典案例。

零售跨業結盟金融共創支付生活圈 • 為了讓民眾享受更便利的電子支付服務,政府帶頭改造「嗶經濟」,除開放電支業者互相轉帳,並放寬經營業務,讓電子支付更能融入民眾的生活中。

無痛理財三招宅在家再存一桶金 • 新冠肺炎肆虐台灣,防疫工作讓大家生活亂了套,特別是在金錢規劃上,有人收入喊卡,有人支出暴增⋯⋯,生活回到正軌前,該如何安心理財?

王志仁「傻瓜計畫」傻出舊衣再生新格局 • 電商戰將王志仁攜手新光紡織董事長吳昕恩,用傻瓜精神與累積20多年的商場功力,將紡織業重新解構,賦予衣服循環永續的生命力。

機械業危機四伏爆量訂單恐成空 • 「這次的潛在危機,我看得心驚膽顫。」工具機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說。去年台灣疫情穩定,吸引全球機械訂單來台。但,今年面對滿手訂單,業者卻哀聲四起。究竟為什麼?

遠距醫療做半套 醫病都心累 • 三級警戒後,避免民眾非即刻的就醫需求,政府鬆綁「遠距診療」,但相關配套不足,民眾與醫師都大嘆不夠便利,為什麼?

防疫再苦,也要好好吃飯

蔬菜箱開箱嘗鮮吃對順序更保鮮

葉怡蘭營造餐桌美學在家吃不輸上館子

林明健公開私房食譜名廚料理也能DIY

為何我堅持絕不重複同樣的營運模式?

菜市場歐巴桑的人生哲學

為你做飯的那個人


Expand title description text
Frequency: Monthly Pages: 220 Publisher: Acer Inc. Edition: No.421_Jul-21

OverDrive Magazine

  • Release date: July 1, 2021

Formats

OverDrive Magazine

subjects

News & Politics

Languages

Chinese

*** 本刊的行動裝置APP ,提供文字格式、文字轉語音的功能 *** 。 《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遲到總比缺席好

在李登輝、陳水扁二位總統任內的建言

不被信任的疫苗之戰

疫情,為什麼?

誰是豐田汽車的中興之祖?

ESG永續投資成顯學強化揭露落實保護機制

是非公道在人心

一間醫院的公民思惟

拜登訪歐之後

財務自由可以讓你有更多的資源,包括疫苗

日出時讓恐懼終結

你的公司應變功力有多高? • 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達美航空的營收,仍比其餘三家競爭對手加總的平均高出12%。達美航空以強大的「變革力」,因應迅速變化且難以預測的市場。你的公司,也有「變革力」嗎?

國際透視鏡 • 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局勢變化快速。《遠見》編輯部精讀各大外國媒體,每月精選你不能錯過的國際現象,讓你世界一把抓。

巴勒斯坦vs.以色列一個疫情兩個世界 •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爆發2014年以來的最大衝突,意外凸顯國際防疫政治的極端不平等。《遠見》獨家採訪當地居民、揭密疫苗施打領先國以色列,停火後繼續封鎖加薩走廊,任當地人在醫療短缺下自求生存。

疫下房市兩樣情商辦看跌住宅續漲 • 疫情會影響房市?根據歐美今年解封的現況,住宅漲不停,比金融海嘯前更瘋狂;商業房產則可能看跌。

印度病毒株來勢洶洶台灣準備好了嗎? • 去年台灣是防疫優等生,如今確診者致死率卻超過4%。台灣防疫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遠見盤點五大漏洞,盼政府記取教訓,才有辦法對抗傳播力更強的印度變異株Delta。

新冠下一役:決戰「無症狀感染者」 • 台灣疫情看似趨緩,卻迎來下一個挑戰,「無症狀感染者」已成防疫死角,政府必須加以正視,協助地方盡快找到社區隱形傳播者,否則很難「清零」。

兼顧安全與富足是台灣的艱難抉擇 • 台美關係逐漸升溫,看似迎來榮景,台灣卻被評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出書,點出台灣正面臨的艱難抉擇,讓許多長期被忽略的困境,逐一浮現⋯⋯

法院視訊開庭主張權利「在線等」 • 疫情讓世界按下了暫停鍵,法院審理也同步暫停。司法院定調:若非緊急情況,全台灣法院暫緩開庭至三級警戒結束,一年握有國家200多億元預算、收案335萬件的司法機器,大部分的對外服務竟戛然而止。

鄭文宗獨門圈客術圈出文曄營收新高 • 專注半導體銷售的文曄,2019年挺過失去代理權,及惡意併購兩項挑戰後,營運回歸正軌,2020年繳出了耀眼的成績。28年前,由鄭文宗夫妻共同創辦的文曄,究竟如何成為亞太地區半導體關鍵要角?

推動電商、社區展店誠品啟動全通路布局 • 誠品不一樣了!去年的「致股東報告書」,董事長吳旻潔寫道,新時代正要開啟。她大刀闊斧展開數位轉型,深耕CRM、POS、會員經濟,迎戰數位化趨勢,誠品怎麼能錯過?

「阿宅」轉進文策院李明哲要「幹點大事」 • 乘載台灣文化人期待的文化內容策進院,成立一年多,不管是預算應用或容推進,在政府與民間都有紛擾波瀾,在疫情突起的2021年初夏,跨領域延攬數位產業「年輕大老」李明哲,帶給產業新的期待。

綠電契機

台灣拚太陽光電得先衝破六大逆風 • 今年4月,總統蔡英文終於跟進喊出2050年零碳目標,但相關政策路徑仍付之闕如。連產業急需的綠電,也頻遭逆風,該如何追上進度?

挺進綠能錢潮

從農電到漁電中租多元拓展衝綠能

虛擬電廠上線神救援513大停電 • 逐年攀升的夏季尖峰負載,讓缺電夢魘籠罩全台。只是,為2%尖峰負載的備用容量,蓋大電廠真的是唯一解方嗎?事實上,以儲能、智慧電網、分散能源打造的虛擬電廠,已是能源管理新顯學。

地方媽媽建電廠香草小農創綠電 • 一場由下而上、由庶民自主發動的台灣能源變革正在發酵。北台灣一群社區庶民從節電運動開始,最後演變成自建太陽能電廠;屏東小農以「農電共生」突圍,讓台灣農產打進歐美舞台。

立好三大支柱穩住台灣抗疫下一步

快篩開放聲聲慢「惜篩如命」損威信 • 根據統計,台灣5月中到6月初疫情高峰期,約45%死亡患者是確診當天死亡或確診三天內就死亡,換言之,許多人在離世前都不知道自己染疫。搶救寶貴性命,或許可以從靠快篩,找出更多隱形確診者。

醫護戰神再神也難為無米之炊 • 台灣確診者人數已破萬,其中約18.5%是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而60歲以上的長者們,更有35.8%是重症。每一條寶貴性命,都是由醫護戰神們來守護,但我們是否給予足夠資源讓醫護無後顧之憂?

「被轉學」大不易退場私校學生淪難民 • 私校退場連環爆,台灣觀光學院、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也確定在今年停辦,迄今已有七所學校退場。然而學生安置如今仍困難重重,甚至被迫輟學,淪為高教難民。

超前部署當標配鴻海抗疫迅速到位 • 5月中,疫情在台蔓延,正當同業因遠距辦公焦頭爛額,鴻海卻早已提前演練,讓董座在家就能跨國簽約,同時,更火速在土城總部建置快篩站。《遠見》獨家專訪鴻海團隊,揭密鴻海在疫情下快速應變的祕訣。

重塑大學品牌讓學生非選不可

醫學與永續疫後大學兩大戰場 • 疫情衝擊各行各業,也顛覆高教生態。 「2021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五大分榜出爐,醫學、永續成為新顯學,足見醫療創新的重要性,而各大學更積極培育永續人才,期盼讓地球更美好。

大學深耕永續站上社會責任第一線

醫工強強聯手跨域邁步大未來 • 工程名校聯手醫科頂大,如此夢幻組合終於成真!背負著所有人的期待,陽明交大首任校長林奇宏宣示,學校不僅要做未來領域的獨角獸,更要透過「跨域創價」的實踐,進一步「發明未來」!

融貫中西醫療把學術推進國際 • 中國醫藥大學洞悉學術國際化的重要性,近年來,積極從海外力邀頂尖學者,透過知識與學術傳承,省卻許多研究上的冤枉路,讓研究團隊更快接上國際,持續精進。

鼓勵顯性創業自許躋身台版MIT • 臺科大身為國內技職龍頭,不只產學收入名列前茅,智慧財產權衍生運用總金額更是技職之冠。新任校長顏家鈺發下豪語,臺科大除了能幫企業解題,更要以成為台版麻省理工學院為使命。

「民間工研院」撼動國立科大鐵板 • 長期以來,國立科大穩居技職榜前段班,今年擁有台塑集團背景的明志科大,硬生生改變傳統生態,衝上第四名。校長劉祖華以「民間工研院」的獨特定位自許,持續強化無可取代的競爭力。

台新金併保德信16年彰銀包袱解套 • 「一張都不留!」台新金董座吳東亮藉由併購保德信人壽,啟動彰銀股票出清計畫,即便至少還要六至十年才能完全分手,無疑已是國內金融史教科書的經典案例。

零售跨業結盟金融共創支付生活圈 • 為了讓民眾享受更便利的電子支付服務,政府帶頭改造「嗶經濟」,除開放電支業者互相轉帳,並放寬經營業務,讓電子支付更能融入民眾的生活中。

無痛理財三招宅在家再存一桶金 • 新冠肺炎肆虐台灣,防疫工作讓大家生活亂了套,特別是在金錢規劃上,有人收入喊卡,有人支出暴增⋯⋯,生活回到正軌前,該如何安心理財?

王志仁「傻瓜計畫」傻出舊衣再生新格局 • 電商戰將王志仁攜手新光紡織董事長吳昕恩,用傻瓜精神與累積20多年的商場功力,將紡織業重新解構,賦予衣服循環永續的生命力。

機械業危機四伏爆量訂單恐成空 • 「這次的潛在危機,我看得心驚膽顫。」工具機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說。去年台灣疫情穩定,吸引全球機械訂單來台。但,今年面對滿手訂單,業者卻哀聲四起。究竟為什麼?

遠距醫療做半套 醫病都心累 • 三級警戒後,避免民眾非即刻的就醫需求,政府鬆綁「遠距診療」,但相關配套不足,民眾與醫師都大嘆不夠便利,為什麼?

防疫再苦,也要好好吃飯

蔬菜箱開箱嘗鮮吃對順序更保鮮

葉怡蘭營造餐桌美學在家吃不輸上館子

林明健公開私房食譜名廚料理也能DIY

為何我堅持絕不重複同樣的營運模式?

菜市場歐巴桑的人生哲學

為你做飯的那個人


Expand title description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