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別當正義掩護利益下的犧牲者
台灣的「平衡策略」:親美防美.近中和中.愛台護台
元宇宙中的出版社
遠距教學的美麗與哀愁
初心
當大家都是藝術家時……
讓「影響力投資」成為台灣正向、永續的驅動力
苟活,還是解脫
歐俄天然氣大戰的全球效應
愛在戰火蔓延時
蔡明介「勇氣深思」聯發科盡現韌性與願景
韓家宇「與時俱進」大成孵出眾多小金雞
傑佛瑞.薩克斯:台灣是全球永續關鍵要角 • 設立於2012年、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唐獎,今年步入十週年,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是本屆永續發展獎得主、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傑佛瑞.薩克斯。身為千禧年發展目標、永續發展目標兩大聯合國長期目標背後的重要推手,薩克斯對《遠見》剖析國際社群現前的最大挑戰,以及台灣可以、也應該挺身而出,領導氣候變遷戰役的原因。
數位發展部「剎車轉油門」要成為全民韌性「馬達」 • 經過了兩年等待,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數位發展部」終於啟運,首任部長由「IT大臣」唐鳳接任,獨特的人,獨特的部會,將如何帶領台灣數位發展?
唐鳳:我們是「全民數位發展部」
台灣三大超商的下一站與下一戰
百坪大超商超好逛讓你沒事也想來 • 超商龍頭統一超商歡慶亞洲第一萬家店,但這家7-ELEVEN可與想像中大不同,除了雜貨、飲料、鮮食,更有烘焙、甜點,甚至彩妝、書籍都有,消費者就像逛精品百貨,統一超商的盤算是什麼?
不再坐等顧客上門超商直接「送上門」 • 超商已經夠密集了嗎?未來街頭將會出現移動超商,剛好在你要的時間出現,並且販賣你最需要的商品!全家超商期盼搶下「未滿足空白帶」,讓台灣超商大戰短兵相接。
不與兩大龍頭搶市獨創被需要的價值 • 咖啡寄杯和整買零取,這些你習以為常的超商服務,其實都是由台灣超商老三萊爾富首創,在兩大龍頭夾擊下,萊爾富獨創被需要的價值,找出消費者的創新體驗!
零售搶進電支虧錢也要拚龍頭? • 全聯再次撼動支付市場!旗下「全支付」今年8月上線,聯合盟友「全盈支付」發揮通路龍頭優勢。然而,十數家專營電子支付業者還在虧損,這波零售跨入支付的業界風潮,誰能找出獲利之道?
我們與戰爭的距離有多近?
最懂中國的陸克文最重磅的兩岸和平諍言 • 天下文化將於9月20日出版陸克文的新著:《可避免的戰爭》(The Avoidable War),除了揭開中美兩強軍事行動的神祕面紗,更為兩國該如何管理其戰略競爭和避免災難性戰爭,提供了詳盡的和平指南。《遠見雜誌》獨家披露陸克文新書台灣版序的完整內容:
戰爭應可避,和平猶可期 • 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2008~2016年),兩岸關係和緩、官方與民間密切交流,更達成兩岸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導人會談的「馬習會」。畢生致力推動兩岸和平的馬英九,對近期台海緊張情勢甚感憂心,他特別推崇陸克文新著《可避免的戰爭》的諸多理念,並為其提筆寫序,以下為精華摘錄:
不單押中國市場分散布局才是上策 •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中國大動作經濟制裁。許多台商都在擔憂,究竟下一個會是誰?過去賺easy money(快錢)的時代,真的回不去了嗎?
避免遭封殺令波及台商戒慎恐懼 • 反制裴洛西訪台,中國突襲台灣食品業者,禁止產品進口,估計3000多家業者受衝擊。專家分析,北京真正的意圖,是希望對其他企業產生寒蟬效應……。
軍演挑釁恐成新常態考驗美台軍售政策 • 裴洛西離台後,中國連續四天軍演,打破許多武嚇規模先例。當解放軍機艦未來常伴台灣左右時,我們如何因應?
用不著兵戎相見假消息就能攻陷你 • 裴洛西訪台效應,暴露資安問題;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表示:「資訊戰大部分是心理戰,戰場就在大家心裡;目前最關鍵的部分,在於不會自己嚇自己。」
卜睿哲:台灣沒有太多犯錯空間 • 長年研究中國、台灣及東亞國際事務的美國資深外交官卜睿哲認為,台灣夾在美中的博弈遊戲,能做的其實很有限,但他不認為台灣會是「下一個烏克蘭」,為什麼?
誰說軍演不讓人揪心?63.6%民眾憂兩岸開戰 • 8月,美國眾議長裴洛西率團訪台,引發台海局勢緊繃。究竟,裴洛西來台與中共軍演有多衝擊民心?台商布局會重新盤整?《遠見》調查數據真實反映民眾與企業想法。
卡位全球太空商機台版SpaceX在哪裡? • 曾經,上太空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未來,火箭發射可能如飛機航班頻繁。2021年,全球太空產業規模達到3806億美元,各大巨頭積極爭食大餅,台灣相關產業鏈也展開卡位戰。這場關鍵戰役,台廠將面臨哪些機會與挑戰?
通吃三大聯盟訂單昇達科成衛星概念股 • 如今,在太空領域中,競爭者來自兩岸與新創,昇達科卻能長年維持毛利近四成,祕訣是什麼?
三家太空新銳台廠助客戶衛星飛上天 • 國際太空大事一樁樁,台廠亦在這股「太空熱」中嶄露頭角,除了傳統大廠,也有許多新創公司躍躍欲試,爭取打入國際太空產業鏈的機會。
「條漫」隨選隨看漫畫變成「潮體驗」 • 一頁一頁的漫畫,是許多人的青春回憶,但自2014年起,台灣本土卻掀起一陣與過往截然不同的「條漫」旋風。究竟,條漫如何創造新商機?本土創作者又如何在其中嶄露頭角?
科爾抗疫三戰略神逆轉飯店經營困境 • 《遠見》直擊海洋度假勝地沖繩和九州福岡,一窺科爾飯店集團的抗疫致勝之道。
益安生醫十年耕耘醫材沙漠終成沃土 • 曾在矽谷闖蕩的張有德,2012年底成立益安生醫,歷經十年耕耘,不僅取得台灣史上第一組「美國高階醫材PMA」,更讓台灣醫材產業開枝散葉、揚威國際。
台灣藥廠好威肺癌新藥寫入中國藥典 • 一場看不到盡頭的新藥開發馬拉松,一個從絕境闖活路、「公親變事主」的CEO;一張等待了近20年的藥證。首家寫入中國藥典的台廠共信,能以PTS續寫全球癌症醫療新篇章?
台灣打造綠建築不能只靠「自然涼」 • ESG趨勢下,綠建築將是未來主流。但台灣綠建築仍在摸索更合適的路,針對台灣高溫高濕的氣候特性,結合新科技與知識,台灣綠建築才能更接地氣!
擁有「沒有清單」郭強生:青春不曾離開過 • 作家郭強生在新書《用青春換一場相逢》中,以記憶重回顧年少時代的台北,也接上那段人生中最閃亮純粹的日子。他說,青春其實一直存在心裡,若願意重新拿出來拂拭,也許又會再發光、抽出新芽。
這樣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