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全球狂設「高溫長」,仍讓地球變地獄
蔡總統做出歷史性的貢獻:和平與繁榮
政治的天職,就是讓人民信任!
史詩戰役(疫)
繼承危機變轉機 東亞的靈活接班策略
長壽更要「晚美人生」退休保險規劃即刻行動
全球末日現象衝擊下, 品牌經營思惟必須改變
新冠流感化, 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美國如何從阿富汗 創傷中再站起來?
通貨膨脹來了, 你準備好了嗎?
金牌人生
她帶領UPS迎戰疫情 迎來史上最高獲利 • 2019年末,卡蘿.托梅決定接任UPS執行長,結果一上任,就遇到疫情大流行。雖然業務量激增,但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因應巨變,仍是重大考驗。托梅是怎麼穩定軍心,創造破紀錄利潤的?
國際透視鏡 • 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局勢變化快速。《遠見》編輯部精讀各大外國媒體,每月精選你不能錯過的國際現象,讓你世界一把抓。
閃電掌權的塔利班 變得不一樣了? • 塔利班閃電占領阿富汗,各國擔憂當地重回20年前「黑暗時代」。昔日塔利班短暫執政,採行極端伊斯蘭律法,殘害人權。美國對阿富汗20年的經營只是誤會一場?新執政的塔利班如何牽動國際政治?
麥爾荀伯格: 解放人類智慧,成為造局者 • 《遠見》本月「國際大師.台灣連線」專欄主角,為全球大數據權威、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他從疫情、教育,乃至於商業模式,通盤解析「思考框架」對人類的重大意義。
謝榮坤花20年造就 「工業產品的亞馬遜」 • 亞馬遜全球聞名,而「工業產品的亞馬遜」,卻是來自台灣台南的大成不鏽鋼。40年前,謝榮坤用新台幣300萬,單身匹馬赴美闖蕩,透過獨門的「零費用」哲學,公司市值成長了249億,更獲得台灣CEO100強的榮耀。
台灣能成為下個荷蘭嗎?
永續這一行 在荷蘭為何這麼夯? • 在荷蘭,進入永續行業工作,是超夯的趨勢。而且,每年都還有新專業、新職缺萌生。然而,投入這一行需要的跨領域能耐,可不好學。
居住正義、環境友善 阿姆斯特丹都做到了 • 荷蘭的年輕一代,和台灣一樣,都得面對昂貴的房價。不過,阿姆斯特丹市府善用甜甜圈經濟思惟,解決居住與生態的兩難議題。創始人拉沃思表示,台灣也可以用這樣的新思惟,來全面檢視問題。
疫下不改堅持 直擊荷蘭的永續日常 • 編按:儘管新冠疫情未散,荷蘭人對永續生活的堅持並未打折扣,從未停下創新的腳步。《遠見》特邀來自台灣,目前旅居荷蘭的商業分析師余柔璇實境分享在地體驗,包括:洗衣可看數據,落實省錢與環保生活;設計押金返還系統,鼓勵空瓶回收;超市改善包裝,帶頭推動環保。
跟上荷蘭永續模式 台灣準備好了
要靠熱情賺錢 來當鯨豚、鳥類觀察員 • 永續是門好生意,在台灣也已經出現新興職缺,即使沒有相關經驗值,只要對生態充滿熱誠,也可考慮成為鯨豚觀察員,或是鳥類觀察員。
建造到入住零廢材 節能還能生財 • 2022年將完工的北市南港機廠社會住宅,台灣是頭一次引進荷蘭循環經濟概念的「循環住宅」,《遠見》搶先直擊台灣首座「循環經濟建築」,究竟有哪些值得外界關注的亮點?
雲端、VR、OTT 21世紀台版文藝復興 • 疫情, 為文化 產 業帶來巨大衝擊,卻也迫使更多團隊,跨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帶來百花齊放的創新。疫後,台灣文化 產業迎來的,將不會是黑暗期,而是新一波國際連結的文藝復興。 台灣如何不落人後,文化 產業轉型之道,《遠見》為 你 全面剖析。
故事工廠直播實境秀 觀眾化身藏鏡人 • 新冠疫情重創藝文產業,實體演出全數喊卡,業者轉攻數位找生機。劇團「故事工廠」創辦人林佳鋒,將13部作品上架數位平台,並嘗試直播線上劇場,藉此打開品牌認知廣度,開發潛在粉絲。
HTC VIVE ORIGINALS 架設VR娛樂生態系 • 全球虛擬實境市場火熱,文化娛樂需求更大幅提升。VR前景美好,但內容如何製作?HTC VIVE ORIGINALS積極扮演技術提供與產製的橋梁,建立產業鏈雛型。
擁抱「內容為王」 瀚草讓台劇走向世界 • 一場疫情,帶動OTT影視平台蓬勃發展,打開頻道就能觀看全球作品。製作出許多夯劇的瀚草影視,要說好故事,並善用OTT,將優質台劇推上國際舞台。
花旗消金退出台灣 留下兩大啟示 • 美國總部不玩了!花旗銀行出售台灣等13個市場消費金融業務,震撼金融圈。未來只留下不需分行、利潤率高的企金業務,花旗的盤算是什麼?
加密貨幣煉金 虛擬資產變財富實境 • 繼8月號介紹完區塊鏈應用的破壞式創新,本月將帶您直擊幣圈生態,透過達人經驗分享,了解加密貨幣的前景與趨勢。且因虛幣價格波動大,並無每日漲跌幅限制,提醒投資人應提防詐騙陷阱,審慎評估風險。
高中生挖礦4年 月薪6萬完勝窮忙族 • 今年17歲、在家自學的厚澤,國二開始買賣挖幣用的顯示卡、幫人管理礦場;現在他在加密貨幣交易所兼差,從一個月領30顆到現在減為3、4顆,但一顆價值飆到300美元,換算下來,月薪是新台幣6萬∼10萬元。
百萬虛幣秒蒸發 他悟出分散投資之道 • 台大資工所學生謝銘峰,曾以30萬當本金,一夕之間成為百萬富翁,但在過程中也曾跌跤。現在,他利用加密貨幣賺得的財富,進出滙豐、花旗銀行,成為VIP,大買債券等風險趨避型的理財商品,悟出穩健投資之道。
派網機器人幫你交易 睡覺也能賺虛幣 • 本土虛幣交易平台推陳出新,網路產業老將吳德威,將亞洲首創的虛幣交易機器人平台派網(Pionex)引進台灣,用戶數短短半年暴增至10萬人,年輕人更是捧場,展現驚人魅力。
別上當! 三類虛幣騙局大公開 • 虛擬貨幣市場波動大,除了預先做功課,面對快速獲利的香甜誘惑,更應提高警覺、保持冷靜。《遠見》整理出三種常見的誘騙手法,教你適時避開潛在地雷!
教部大推「優華語」 制度卻不夠優 • 因中美關係緊張,中國「孔子學院」退場留下的市場空缺,被視為是台灣發展海外華教的絕佳機會。教育部推動「優華語計畫」,補助學校培育、選送華語教學人員,制度設計卻讓美意扣分,為什麼?
精準運動科學 助攻東奧國手奪牌 • 東京奧運落幕,台灣奪下史上最佳的2金4銀6銅成績。能如此突飛猛進,其實,代表隊背後有著運動科學輔助,讓選手與教練如虎添翼,也催生了這次奧運賽事佳績。
自駕車「眼睛」 亞洲光學做定了 • 亞洲光學旗下產品多元,靠著成功打進特斯拉供應鏈,著墨更多車用鏡頭。隨著電動車廠銷售升溫,預估今年車用產品營收占比可成長五成,他華麗轉身的關鍵是什麼?
推進電動巴士國產化 被三道逆風絆住 • 政府喊出電動巴士「10年1.6萬輛」目標,將屆滿一年,但全台電巴占比僅約3.7%。《遠見》觀察,電巴在台推廣,不僅遭到三道逆風卡關,還有國產化國安危機需解決。產業界紛紛向政府喊話,別讓1700億商機,淪為美麗的泡影!
唐榮劍指美日市場 結盟宿敵打群架 • 離開國營事業大樹之後,唐榮車輛歷經重車代工、電聯車市場,10年前,決定在電巴領域一展身手,一步步站穩腳步。今年唐榮車輛甚至破天荒與漢翔、大同合作,籌組電動商用車聯盟,攜手搶攻海外大餅。
台塑汽車強勢回歸 搶灘商用電動車 • 你可知道,台灣1/4的重型商用車,就是來自台中大肚山腳下的台塑汽車,13年前,就眼光獨到,布局電動車產業鏈,除了深耕電池材料,跨足商用電動車,董座陳勝光揭示台塑汽車將強勢重返自有品牌。
大成找出美味密碼 讓植物肉「神還原」 • 近幾年來,全球興起植物肉趨勢,吸引許多國際食品大廠搶占商機。台灣橫跨農畜養殖和食品加工的大成集團,也積極投入研發。《遠見》獨家採訪,帶讀者一窺美味的祕密!
Delta打趴越南製造業 台商祭四招自救 • 越南是不少台商製造重鎮,孰料,7月突來的疫情爆炸,令工廠停工,接下來,恐怕讓Nike、Adidas等國際品牌面臨斷貨危機!業者預估,斷貨潮恐在兩、三個月後襲來。越南疫情儼然燒成產業危機,台商該如何因應?
製造業不同調, 資金流向跟著動盪
遠離病毒 展開養生輕旅行
結合時令客製旅程 助你休養生息再出發
宅院中喝茶聽曲 來一場「老派浪漫」
晨曦流水相伴森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