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創立於1986年,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致力普及國際知識、成為與世界趨勢同步的平台,是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遠見》內容包含:知名企業、人物獨家訪談、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文章精選、國際大師連線專訪、時事看時勢…等,全面提供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產業新知。
當普世價值不再普世
2022:我的「家」在哪裡?
2022年見曙光?
擠牙膏的難題
新冠肺炎是促進數位轉型的功臣?
暴戾之氣
退休金結合ESG永續投資成世界新顯學
健保,該如何永續?
拉丁美洲「粉紅浪潮」復燃
為什麼那麼快又過了一年?
樂觀與悲觀
從輝瑞到網飛都少不了量子運算 • 量子運算,可不是什麼科幻小說場景;實際上,這個世界被量子運算徹底顛覆的時間點,或許就在下個月!投入這個領域的資金,從2015到2020年成長500%,更牽涉五大類型的商業領域。你準備好迎接這股改變的力量了嗎?
國際透視鏡 • 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局勢變化快速。《遠見》編輯部精讀各大外國媒體,每月精選你不能錯過的國際現象,讓你世界一把抓。
記憶體台廠絕處逢生啟示錄 • 還記得2008年總統馬英九曾經出面,力主整併轉型的記憶體DRAM產業嗎?當年整併未果,10年之後的台灣記憶體廠家,是否已然起死回生?
吳敏求:品質比別人好,才夠格選市場! • 半導體記憶體大廠旺宏電子2021迎來歷史高點,營收可望突破500億大關,站穩利基型記憶體龍頭寶座。個人風格鮮明的董事長吳敏求,帶領旺宏走過全額交割沉潛期,迎向新生。
「九命怪貓」黃崇仁:反正我都能活下去! • 股票變壁紙不稀奇,壁紙再變回股票,卻是難得一見的稀奇故事!半導體年度話題之一,打不死的力積電,在董事長黃崇仁手上,重整轉型,順利上市!什麼樣的精神,可以如此不屈不撓?
後貝佐斯時代亞馬遜會怎麼變? • 繼廣受好評的亞馬遜壯遊首部曲《貝佐斯傳》,美國知名科技記者布萊德.史東再推續作《貝佐斯新傳》。書中再度剖析亞馬遜如何改變世界,貝佐斯又是如何在打造事業的過程中改變自己?史東日前接受台灣媒體越洋聯訪,暢言其精闢觀察。
遠見展望峰會20年預見永續新未來 • 兩年多前,一場瘟疫顛覆世界局勢,也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台灣史上最悠久、規格最高的華人國際型年會——遠見高峰會,2021年仍突破疫情與國界限制,邀集各領域精英齊聚台北。為期兩天的大會中,眾人打造出26場知識饗宴,共商後疫情時代的永續之道。
慢復甦時代邁向「勾型經濟」,你必須知道的22個關鍵詞
四大趨勢、22個關鍵詞,精準掌握「慢復甦」契機
中美博弈未歇台灣如何選擇? • 中美對抗如火如荼,從經濟、軍事、科技、人權等各方面全面開展,預料中美關係仍是2022國際局勢的最佳好戲,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似乎是這場大戲的最佳男主角,為什麼?
44%民眾對經濟有信心逾半民眾無意上戰場 • 《遠見》一年一度「台灣民心動向調查」再度出爐,除了觀察民意消長,更是九合一大選的風向球!針對台海是否開戰?美日是否援助?民眾預測戰爭結果是?此次調查有重大發現。
2022贏家大布局
潘思亮:放寬邊境管制,再等就來不及!
童子賢:提高生產力,就不怕通膨怪獸
雷仲達:掌握升息利多,促房市供需平衡
卓永財:風險機會交織,轉型迫在眉睫
QE收緊、升息加快台股險中上攻「二萬」 • 2022《遠見》投資趨勢大調查出爐,獨家掌握48家投資機構的第一手洞見!哪些產業能延續利多,又有哪些黑馬受惠?在通膨、升息循環影響下,2022如何做資產配置?讓投資機構告訴你專業建議。
百年老店展新局永豐餘邁向「醣經濟」 • 以往,造紙業被認為是耗能、汙染產業。面對減碳淨零新時代,永豐餘從能源與人才轉型、搭建知識平台等方式,多管齊下推動「醣經濟」,布局永續大計。同時,讓紙廠製程餘料的廢棄物「垃圾變黃金」,轉化成再生能源,甚至可以用來發電。從造紙廠變身綠電大戶,走過近百年歷史的永豐餘,下一步會讓「醣經濟」發展出怎樣的精采面貌?值得期待!
何壽川:不繼續創新,不可能經營下去 • 難懂的醣經濟,究竟是誰將它細細推敲出來?且聽永豐餘靈魂人物何壽川拆解。這位76歲的理工男,是台灣醣經濟的「造局者」,更將是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推動者。
廢料變燃料永豐餘工紙廠大賣綠電 • 過去,造紙業被批評是排碳、耗能的汙染產業。但,桃園新屋的永豐餘工紙廠,卻在短短三年迅速翻轉,不但成為地方的廢棄物處理專家,更搖身一變,成為綠電大戶。究竟,這是如何做到的?
黑手師父聯手科學家徒弟永豐餘力拚「以醣代塑」 • 過去數十年來,台灣造紙業面臨劇變淘汰賽,逼得永豐餘必須大破大立、創新求存,走上發展「醣經濟」之路。究竟,一群工廠老兵和一組年輕科學家,如何攜手革新百年集團工藝?
飯店五星服務跨界豪宅身價「鍍金」 • 疫情重創觀光,飯店業績雪崩下滑,但台股成績亮眼,台商資金回流,讓房地產表現強強滾,不少飯店與建商異業結盟,搶搭房市熱,靠五星服務「鍍金」豪宅,甚至最多溢價近四成。
晶華端上雲端管家瞄準中高端社區藍海 • 飯店式管理是不少新建案主打標準配備,晶華也積極搶攻此商機,但強調不做物業管理,而是鎖定中高資產家庭也能負擔的「雲端管家」服務,讓精緻生活也能隨選享用。
雲品開創第二營收搶攻台中豪宅生意 • 豪宅除了硬體頂級,軟體更要能照顧頂級客層的尊榮需求。看準這個趨勢,雲品也與寶元紀合作宴會事業,切入台中富豪圈,邀米其林主廚上門宴客,2022檔期快要全滿。雲品究竟如何做到的?
北投麗禧款待不打折不砍價照樣贏 • 隱身在北投幽雅小徑旁的北投麗禧溫泉酒店,今年剛度過十週年生日,沒有大肆慶祝,而是按下暫停鍵、沉潛再造。身為全台第二高價的飯店,它是如何擄獲熟客們的心?
「下流世代」人生三部曲上演中?
台北一間45年老公寓看盡「30+」苦悶人生 • 30世代,理應是人生正在起飛、充滿希望的一群人,但身處在台灣的他們,卻面臨進退兩難的窘境。在台北市一層45年的老舊出租公寓裡,四名室友道盡了這個世代的悲歌。
「40+」三明治難以喘息的夾縫人生 • 在台灣,許多40世代不僅背負高額房貸,還要苦籌孩子的教育基金,連父母的照護費也要一手包辦,宛如「三明治」的他們,正承受著高壓與痛苦輪迴,苦盼隧道盡頭的那道光!
「流沙中年」透支人生健康、金錢雙雙下沉 • 在大債時代下,除了青貧世代與下流老人,還有一群「流沙中年」,他們是家中經濟支柱,卻因為要長期承擔照護責任,而被迫離職,燒錢更傷身,人生宛如流沙般下沉,再也回不去了!
安養信託為老本上一道安全鎖 • 大債時代來襲,「活不起」恐成新常態!昔日被視為「專為富豪服務」的信託業務,更加平民化。「安養信託」儼然成為一般民眾擺脫大債壓力的解方,你一定要了解它。
「公利」二字傳家將捷兩代拚永續 • 創立近半世紀的將捷集團,近年跨足能源領域有成。創辦人林長勳曾面臨三次事業危機,卻堅持以「公利」「永續」精神傳家,如今第二代陸續接班,要讓將捷朝永續之路邁進。
Mini LED絕地反攻富采成台廠救世英雄 • 由晶電與隆達換股成立的「富采控股」,成立一年來不僅逆勢攻下蘋果背光訂單,還成功扭轉兩家公司原先的頹勢,怎麼辦到的?
封測廠「軍火庫」長華獲利稱冠世界 • 一家隱身在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區、資本額僅3.6億的小公司,用一批10、20年的老機器,生產出全世界都需要的半導體封裝材料。長華科技如何把日本人想退出、中國人沒興趣的技術,做到獲利世界第一?
四大隱形資產X創新光田醫院將傳承四代 • 1913年創辦的光田醫院,是全台唯一的百年私立醫院。身為「不老系列」推手的第三代院長王乃弘計畫交棒給女兒,第四代將如何延續光田百年榮光?
免出門人擠人虛 擬世界開趴啦!
「PartyOn」虛擬KTV包廂點開就尬歌
去朱銘美術館免驅車App點開任遨遊
VR科幻電影《輪迴》一鍵登入末日世界
不是沒時間,是你不想
逃避並不可恥